查看原文
其他

过日子丨16:一支红钢笔,一个时隔22年的关于“看见”的故事

张诺诺 缙云风物
2024-09-04

对朋友的“看见”


早上看微信的时候,一个特别的头像跳入眼帘,黑暗系的卡通人物,笑得特别诡异。想起这个朋友说过,会用不同的头像表示不同的心情,我和她聊天一贯氛围自由,所以也就顺手留了个言,问她是不是遇到什么五彩斑斓的黑色事件。


傍晚的时候,朋友回话了,确实有些工作和生活的事带来了一点压力,并无大碍,一过也就好了。然后她说,早上看到我的消息,感觉像阴霾里照进来一束光,因为被人“看到”被人关心,比安慰本身更有效。问题终究还是自己解决的,但被人注意到了,还是又意外有惊喜。


我也又意外又惊喜,不过我意外和惊喜的是竟然有人可以这么简洁而精准的描述这种感受,而我很长时间绞尽脑汁也找不到合适的词。然后我们再往后聊,聊童年故事,聊家族传承,聊个性与发展,不知不自觉模糊的思路变得清晰,于是下决心写下这个时隔22年的关于“看见”的故事,起因是一支红钢笔。


红钢笔的故事


不久之前,因着外婆的生日,我回故乡去探亲了。回去之前给大家准备礼物,别人都好说,到父亲这里犯了难。父亲没有任何爱好,吃喝玩乐琴棋书画烟酒茶花钓鱼下厨健身跑步,没有一样喜欢的。更何况他不苟言笑,甚至连听相声都要进行道德评价,也不与人交际,一点点与他认知不同的东西都会引得他勃然大怒,活像契科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我总不能给他送个睡袋吧?更何况,那时候他还在我微信黑名单里,我打算让他先冷静十五年,这才过去一年呢。


一连想了好几天也没结果,临出发前两天发现中性笔芯用完了,于是去楼下文具店买了一把笔芯,在文具店里看见各种钢笔,立刻福至心灵。看了一圈没有我要找的,回家打开了万能的淘宝,果然找到了当年那支红钢笔,不贵,还有刻字的服务,立马备注刻父亲大人的名字,下单!


时至今日,我的字迹依然只能用拙劣来形容,但与多年前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我接受了自己字迹拙劣这个事实。因为现在用电脑比较多了,写字的机会少了,这个缺陷一定程度上被掩盖了,但从小到大,一笔烂字和与之相伴随的责罚、嘲笑、羞辱和盖棺定论式的人生论断,是我好多年的童年噩梦。


不知道为何,小时候写字对我而言特别难,把每一个笔画安排在恰如其分的位置,是一个极难的工程。记忆中小学一二年级时期末考试卷子没有拼音,监考老师就给大家念题,然后大家作答。我就要比他们多一步,我需要在老师改卷的时候去办公室一道题一道题把答案念给老师听,因为,老师不认识我写的字。三年级后终于可以把字写得能辨认了,但是写字实在是丑,于是被留下来罚写字到天黑是常有的事。


父亲和母亲都很少关心我的学习,就好像地主收租子似的,只要看期末考试成绩就好了。期末考试还好说,试卷上鲜红的九十几或者一百分很容易把丑陋的字迹遮掩过去,但是每学期的家长会就难熬了,老师总会如实说清楚每个孩子的状况,那时候还有非常刻薄的一个词叫“字如其人”,就和算命一样,一个孩子字写的不好,就会被认为品行不好,进而等同于这辈子都不会有出息。确实,那时候的文书先生,卖对联的,信用社里的会计以及邮局的工作人员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也都是文化人和有出息的象征。


尽管老师只是如实的告知,父母会自己曲解,并且把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搅在一起发酵,最后回到家里会变成一场疾风暴雨式的教训,通常从我的字写得不好,家长会让他们丢了脸开头,到“不学好,懒惰奸诈狡猾不听话不温顺”的道德指控,再到“无药可救,你这辈子只能去劳改”的终极人生论断。字字诛心的教训三部曲,像密密麻麻的利剑,我听不到任何为我好的部分,却深刻明白了什么叫恶语伤人六月寒。


四年级的时候,罚写字已经写得我很厌倦了,而关于“字丑是因为态度不好是因为不用心”的老秘方,我已经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我们开始用钢笔写字了,父亲把他读中学时用过的庞中华字帖送给了我,我拿着小字本覆盖在上面描了二十多天,似乎有了一点点起色。父亲又把他读中学时候的红钢笔送给了我,那是一支一头金色一头红色的暗尖钢笔,在我读书那会儿是很常见的款式,但父亲很珍视的样子,让我也对它充满了期望,希望它可以帮助我写出一手好字。


字还没有开始练,红钢笔却坏了,笔头在金色的笔盖里怎么都拔不出来了,而墨管那一头的红笔壳却拧不上了。现在想来是年头太久,粘笔壳的胶老化了,但那时候我不知道,心里害怕极了,回想起父亲的教训三部曲,终日都惴惴不安,生怕他有一天看出来。然而怕什么来什么,有一天我正在桌子上写字,红钢笔摆在文具盒边上,我用的是另一只笔。父亲突然走过来,兴致很好的拿起红钢笔,想要给我演示怎么写字。然而他一拔,墨管出来了,气氛顿时降到了冰点,我大气也不敢出,手已经不自觉在发抖了。


父亲一愣,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片刻后眉头与脸拧在了一起,愤恨的用力摇头:“我给你的钢笔,你把它弄坏了?!我读中学时候用的笔啊,这么多年都好好的,你竟然把它弄坏了?!”“不……我没有……”我的声音几乎不可闻,我已经在长凳上不自觉的往后挪了。“没有!你还在撒谎!!!你就是个骗子,对大人就是哄和骗!”父亲愤怒的把钢笔扔在我面前:“你自己看看!我这么多年都保存得好好的,你就是不珍惜!你不想读书写字就算了!你这辈子只能这样了!我看你也别想有什么出息!你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你要去劳改我也不管你!”父亲没有打我,气呼呼的做别的事情去了,只剩下我一边继续写字,写好的字又被滴下来的眼泪晕开,就这样写了一篇又一篇。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父亲在家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中的事不需要任何解释与沟通,只要听从就可以了。而我这么多年来字迹也没有任何进步,解释也没有说服力啊,只会被认定为撒谎和狡辩。更后来,时过境迁,更没有旧事重提的契机与必要了。


我和弟弟上大学后纷纷离家,父亲年纪渐长,以前的技术工种身体上吃不消,就不再工作了。终日宅家看手机的日子,父亲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于是更加易怒,对规矩的要求也越发的苛刻。吃饭都要母亲端到桌子上来,并给他盛好,若一点点不顺心的事情,都会让他勃然大怒然后开始与母亲赌气。而我们仅有的在家的日子,父亲教训人已经不需要用三部曲了,可以脱离开事实直接凭空攻击。父亲是冷暴力的高手,攻击范围还可以从我们家人蔓延到亲戚家的孩子。在听了父亲说了多次:“你这辈子赶得上我都好了。”“你读完博士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等一堆刻薄话之后,忍无可忍临近崩溃的我列举了从小到大的部分往事,深思熟虑修改了七八次之后定稿,发给了他,并让他去黑名单里冷静十五年先。


然后我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开始动手剥离不良关系,远离一些多嘴多舌管毫无界限感的亲戚和认识的人,以及思考并尝试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回家探亲之前,想起来拉黑父亲这事,做好了回家住酒店的心理准备,然后打电话给母亲探路,母亲大笑:“回来住啊,他骂你干嘛?快回来!”回家父亲并无异样,反而惊讶的发现他有所改变。比如会主动帮厨了,吃完饭还会主动去洗碗了,我说要包粽子,外婆带来了食材,父亲也主动去处理了,甚至去到亲戚家,也更愿意与他们聊天了。


原来父亲找了一份学校食堂的工作,洗菜切菜整理后厨,给学生们打饭菜,可以双休,还有社保,是很正规的一份工作。虽然收入不太高,但是学生们朝气十足,各种性格,有礼貌的孩子客客气气一句谢谢叔叔,能让父亲开心半天,浪费粮食的孩子剩了饭也能被父亲吐槽半天。我们就在饭桌上听父亲讲他的每日食堂见闻,说到四个人平均每天要砍500斤鸭子时,我突然大笑:“哈哈哈,叫你前半辈子不做家务不下厨,还天天骂人嫌这嫌那,这就叫命里有时终须有,前半辈子不做的家务劳动,这下堆起来做了。哈哈哈哈哈哈。”父亲依然面无表情,但是母亲一脸贼兮兮的笑又一脸警觉的看父亲脸色的样子,实在是难以描绘。


钢笔在我离家前一天才到,色彩没有记忆里父亲那支那么红,但是大差不差。写了一封信给父亲说了红钢笔的故事,也对一些往事说了自己的立场,连信带钢笔一起留在了父亲的床头柜上。现在还没有收到回复,但这并不重要,不是所有的沟通都必须是有来有回的即时回复,时间是很好的催化剂。


今天弟弟的闺女出生了,父亲升级成了阿公,我升级成了姑姑,于是我把父亲从黑名单里拉回来了。红钢笔的故事也就到这里结束了。


后记


如果这个故事有幸被你看见,不知道你看完会是怎样的感受?圆满的大团圆?与家庭和解?与自己和解?关于改变和成长?亦或者是其他我没有想到的方面。这些都不重要,这其实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因为人是动态的。而这就是个私人故事,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评价互动,而且更有可能招来片面理解和过分简化或者过度解读,这对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这篇不开放留言。


每个人的人生故事都无法复制,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看故事呢?不是故事可以给人怎样的教育,是因为故事背后的一些情感可以给人共鸣,而一些动作背后的逻辑是可以迁移到自己的故事里的。我讨厌任何形式的煽情,所以分享几个故事背后的思考逻辑吧。


01

关于沟通和看见


几年前因为一次工作中的沟通误会,我觉得同事不尊重我的边界,特别委屈地向我的女神老师哭诉时,她反问道我:“每个人对边界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你觉得这个是你的边界,那你有没有让她明白这是你的边界呢?”我一愣,这还用说?但是现在明白了,是啊,为什么你认为别人应该理所当然明白你的边界呢?后来一想,真的是这样。


家庭中我父亲的易怒除了他自身因素,也有一个传统的家庭中交流的常见问题,就是默认其他人应该明白他的想法。“我不说你也该知道”这真是个沟通的大魔咒。以前看过一个漫画,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妈妈:“那个谁,你去哪儿,把那个给我拿过来。”孩子:“啊???啥???”妈妈:“哎呀,你真是,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而我看过的在回忆不幸童年时表达对父母失望的成年人,很少有去认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仅有的沟通也会变成控诉和争吵,然后变成一次次循环,甚至变成代际循环。


意识到这点后,我选择了写信与父亲讲红钢笔的故事。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很少能承受面对面的强烈情感冲击,小事情这么认真也会变得特别煞有介事,让大家都紧张起来。写信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此外,我深信一段关系如果出了问题,不去修复,不管过了多长时间,永远都不会自己变好的(这句也是我女神老师的金句)。所谓的看见,是我看见了你在这个事情中的感受与情感,父亲在意的并不只是这支钢笔,他在意的是他对我的期待不被珍惜。而我看见了,那就给他一个回应。所以这个小事并不只是一个小事,可以画句号的事,就不要变成“算了”。


02

关于关系


我们看电视很容易看见大团圆的结局,好像大家一起站在摄像头前拍个全家福,镜头咔嚓一响,过去的一切就会烟消云散,这是一种妄念。如果一切可以这样容易,那怎么还会有查三代翻旧账这种事,又怎么会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种话呢?至少以童年为重要分析对象的精神分析流派可以不存在了吧。


事实上,我并不相信破镜重圆这件事,关系是无法恢复如初的,关系双方要假装伤害不存在,就像房间里有大象,但是大家要假装房间里不存在大象一样,改变已经发生了,怎么可能回到一模一样的从前呢?但这并不意味着关系破裂了无法修复,因为人是活的,人与人的关系也是活的。修复关系是旧关系的调整,调整后的关系是一段新的关系,关系中的每个人都需要在新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过程可能会带来阵痛,但是阵痛过后也意味着新生。这其实也是一种舒适圈的变化。


03

关于改变和接纳


看完第二条,也许有朋友会说是我的行动让我父亲发生了变化。我要特别认真的反对这个观点,我的父亲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不是我带给他的,是他自己选择了改变。没有任何人可以让另一个人变化,能做出改变的只有他自己,其他人能做的无非是施加影响,但不能通过指令让别人改变。强迫和激励是可以让人的行为变化的,但是这只是外在的变化,一旦强迫和激励撤销,一切都很容易回到原点。这就是内在驱动与外在驱动的本质区别。


其实,我也并不认为父亲的性格有了本质的变化,只是他的社交环境变了,给他带来了激励而已。当然,外在刺激是可以转化成内在驱动的,所以我施加的影响就是真诚的赞美父亲的变化,并接纳他不变的那一部分。


是的,我并不在意他是否变化,我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话是父亲皱着眉头拧着脸,一脸恨铁不成钢的对我说:“你怎么一点改变都没有?”我并不知道我需要改的是什么,因为没有任何解释,于是我只能机械的回答:“我错了,我改。”然后得到父亲愤怒的一句:“你也改的了?你只能去劳改!”这样的话听到我快上大学了,我问父亲:“你到底需要我改什么?”父亲楞了一下,回答不出来,然后更加生气的说:“你不改算了!”所以我至今也没有听到父亲要我改什么,直到我学了心理学,我明白了,父亲希望我变成他想象中的样子。


一个人总是活在想象中的世界,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真实的世界不能使他内心觉得舒适安宁。让一个人从他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来,需要去追溯背后真实的原因,需要更强大更有力量的人来做容器和镜子,做这种事的一般是资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而且非常需要当事人的主动意愿。但是心理咨询的效果对年纪比较大的人效果是非常差的,因为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占据了很重的比例,而年纪大的人,有太多羁绊与根深蒂固的东西影响。


当然,这只是心理咨询的理论原理,更重要的是,我为什么需要父亲改变呢?当我希望他改变的时候,不也是不能接受他真实的样子吗?所以我在信中告诉他,生气愤怒都是正常的情绪,生完气之后回想一下生气的感受,想一想生气的原因,下一次就可能没那么生气了。这就是一种接纳。


04

关于家庭的生命周期和选择


或许也会有人说,那就让他这样易怒下去吗?我想说,首先这样易怒下去只是一种可能,也有可能不易怒了呢?也有可能偶尔易怒呢?也可以常常易怒偶尔不怒呢?这些都是他的选择。同样的,如果持续不讲理,我也可以又拉黑他啊,也可以继续忍受,这是我的选择。又同样的,我妈也可以选择忍受,也可以选择怼回去等等,只要她愿意,那都是她的选择。


传统的大家族的家庭关系中,是有很深的牺牲思想的。小时候常常可以听见成为了母亲的女性说自己如何如何把好吃的都留给孩子,对牺牲颇为自豪。然后等到孩子大些了,认为母亲把好吃的留给自己是理所应当的,然后母亲又开始控诉孩子不听话不懂得心疼人,甚至还会发动亲戚进行道德绑架。这种对自己利益的漠视和主动牺牲,等到孩子结婚后,就会变成对孩子配偶的要求,所以婆媳关系基本上可以因为鸡毛蒜皮而变得格外严重,某种程度上,就是牺牲的转嫁,而且这种转嫁一般会成功,一个家庭中一定会有一个最弱的牺牲者,用各种道德的名义利益被严重剥夺。


我极度厌恶这种不尊重人格的关系模式。幸好在2000年开始,大家族迅速崩塌成小家庭,从路面上五座小汽车多起来,就意味着小夫妻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小家庭开始成为主流。就算三代同住的人,彼此也有了更多的边界。


这不仅是家族的分化,也是家庭关系生命周期的变化。家庭关系领域心理学家陈海贤说,一个人从忠诚于父母,到长大后进化到忠诚与自己,形成独立人格,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再到忠诚于配偶与子女,这是一个融合——分化——回归的过程。我们的生命,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传承和转移。


所以,我与父亲的交流,不是回到了旧的关系模式中,而是开启了新的关系,我们都在调整自己的位置。


05

关于传承


朋友有点感慨,说我被这样苛刻的环境中包围,还能长成这样独立的性格和正面的三观,应该感谢自己,感谢教育。我想了想,除了感谢教育,感谢命运一路赐予我闪闪发光的良师益友,同样也要感谢家族。


和菜头在《除了基因,一个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了什么》中说:“一个人并不是真的光溜溜的来到这个世上,在他降生那一刻,就已经继承了先祖的遗产。这种遗产并非只是土地金银这样的实物,还包括家族历史和传承这样的宿命……一切的未来,在遥远的过去都包含着种子。我们发芽的时候,绝非出于一种偶然。”


而我用了一个游戏来比喻。家族的传承的东西,不止是黑暗或者光明这样简单的划分,有更多是不定性的东西,撇开好坏这种粗暴的性质区分之后,它们就只是不同形式的资源,那么要怎么用就看自己。家族给的东西,就好像是不同类型的材料包,一个人在家族里的成长就像是在新手村的历练,还需要通过社会的磨砺拿到不同的图谱,找不同的名师,最后把这些材料包变成不同的成品。


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说到底都是自己的选择。这是教育学原理里关于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的观点: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其他三者的影响能否发挥。


这也是我反对童年决定论的根本原因。


因为关注家庭关系领域,好几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所以它在我购物车里存在了一年多,但我想看清楚自己的故事,所以一直没有下单。刚刚我把它从购物车中删掉了,我已经不需要再看这本书了。


(全文完)





感谢你有缘看到这篇,全文7114字,这么长还没有配图,感谢你看完。如果觉得有触动或者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也欢迎赞赏哦!



点击下面的链接,还有这些


过日子丨15:屋后芭蕉新展叶,割得蕉叶裹粽粑

过日子丨14:不好也不坏的人

过日子丨13:酿豆腐,厚香块,老菜式里的元宵节

过日子丨12:炸个四川小酥肉,做个九斗碗席压轴菜

过日子丨11:烟熏火燎话腊肉

过日子丨10:老街、危房与老人的存在感

过日子丨09:挂起腊肉好过年

过日子丨08:老来难得欢喜人

过日子丨07:卤水点富顺豆花

过日子丨06:菜籽油是川菜的灵魂

过日子丨05:自制青花椒油与油辣椒

过日子丨03:芭蕉叶粽吃法详解

过日子丨02:艾蒿菖蒲沐汤

过日子丨01:煎糍粑

阅读更多请点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系列身边的自然系列读书如行路系列视频系列猫咪张念九的专栏过日子系列尘世间系列在自然里玩系列浮生偷闲系列游学记系列



慢 慢 写


微信号

nuonuo_1125


怕什么真理无穷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缙云风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